当前位置:首页>>媒体/观点

经济参考网 | 报告: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1-06设置

编者按:11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数据分析研讨会在线召开,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会上发布主题为“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上海致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方重寅,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东北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助理沈新凤,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执行董事薛鹤翔等嘉宾与媒体现场点评互动。研讨会由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杨有智常任副教授主持。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立国常任副教授,院长助理陈媛媛教授、陈旭东副研究员、朱冬妮副教授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员等出席发布会

研究院公众号将陆续登载相关媒体报道,延伸对于发布会和报告的见解与交流


媒体报道

NEWS

报告: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网  记者:金辉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数据分析研讨会上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国经济仍有改革红利可挖,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型,以及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了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并进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环境、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在此过程中,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的建立要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建立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加强产权保护,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报告认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聚焦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


一是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着力探索通过试点方式赋予地方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权,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用地,促进城乡土地市场融合。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在城乡、区域、行业间流动的渠道。着力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补齐地方金融市场发育和金融风险防范短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搭建要素数据市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围绕数据要素价值的计量、评估、交换和分配建立健全基础制度,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益产出的溢出效应和倍增效应。


二是要深化技术创新市场化导向改革。健全政府在解决创新所面临的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和所带来的外部性问题方面的职能,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以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