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

走近流动儿童——2018年流动儿童教育跟踪项目访员实地调研感想

发布日期:2018-09-19设置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上海流动儿童教育跟踪项目是高等研究院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开展的,基于上海市流动儿童所展开的大型调研项目。迄今为止,项目已经走过了十年光阴,从2008年启动,在2010 -2012年,2015-2016年和2017年分别开展了3批跟踪调研,对上海20余所学校,每期约3000-500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及标准化考试,并通过电话、微信长期跟踪已经毕业的学生,建立了流动儿童长期跟踪的数据库,并计划在未来长期跟踪这批学生,形成面板数据。2010年,项目跟踪了第一批流动儿童,距今长达8年岁月,当年稚嫩的小学生们如今都已经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二学子了。今年,新一轮的实地调研项目又迎来了新一批的学生、家长,并征集了约150名爱心满满的访员。从培训、实地调研到最后的录入数据,每一位访员都对这一段宝贵的经历感触良多,他们的辛勤付出也换来了儿童们真挚的笑容与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曙光。下面,很感谢四位同学将自己在实地调研及相关工作的感想心得分享出来,限于篇幅,本文摘录了部分片段。


光明前进一分

黑暗便后退一分

刘娇杨


做了三年的访员,三年来,我见证了这个项目不断成长,而这个项目也让我逐渐成熟。一整套流程下来,监督小朋友按顺序做四套卷子,教他们涂卡,叮嘱问卷怎样填写,及时检查填涂是否准确,最后发下去家长要填写的问卷,整个过程要严格标准化,访员必须认真负责,才能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不知不觉间我已去过十几所小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2次。A校虽硬件设施破旧,但校长却请来最好的老师,购买各种服装乐器,组织了各类艺术团;B校同样条件很差,手工课孩子们只能分到一些纸张去折纸,但调研结束后的课间,很多小朋友就把自己做的小狐狸和其他偷偷做的折纸送给了我。

调研之后的录入数据、批卷子、进行电话回访等环节,让我明显的感觉到,家庭条件越好的家庭的孩子会被送到越好的学校,进而成绩也会相对更好,仿佛是一个难以挣脱的循环。去年我参加了陈媛媛老师的新书出版会,书里讲到将上海户口和非上海户口的孩子们打乱分班级能有助于孩子们成绩的提升,因此我真心希望我们调研的成果能让不同生活条件的孩子在未来有一天不再受到家庭的束缚。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何楚瑜


2018年的流动儿童实地调查项目,我有幸参与了四次。4月23日 是我第一次调研,当被问及外地学生时,A校有大半同学站了起来,这样的数量让之前对于流动儿童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十分震惊。从那时开始,我才切实地感受到流动儿童这一人群是需要我们去重视的。5月21日,在与B校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外地孩子都是从小生活在上海的,但由于是流动儿童,最后难以避免地只身回到老家,两地的文化差异、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使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有可能适应异地高考。

6月8日,是这个项目的最后一次实地调研,心里真的说不出的感慨。项目负责人陈媛媛老师甚至笑谈说第一届被访者今年就真的考入大学了。虽然实地调研暂时告一段落,但我相信这一份执着与坚持会继续伴随着我们,也期待后续的研究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并给流动儿童们带来一些改变。


惟其艰辛 尤显勇毅

惟其不易 更需奋斗

杨寰宇


还记得调研前大家统一去经院802接受培训,负责的学长用了四十多分钟才把流程通讲一遍;一张张、一叠叠,每个人领到的材料更是把纸袋塞得满满当当,拎在手里都觉得沉……又看到角落的书柜里一摞摞摆满的各种之前回收的调研问卷,心中生出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我从这件有些繁琐的“任务”中看到了调研者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珍重。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促使我回去后又认真地清点、整理并核对了材料,还把培训时的录音重新听了一遍以熟悉流程。翌日,大家乘车前往实地进行调研,整个调研过程时间十分紧凑。回到学校又是一番忙碌,核对信息、录入数据,每一项都是对细心和耐心的考验。

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也对调研者和负责老师、同学们的不易深为敬佩。


用脚丈量过 

才有“心”的体悟

郭岳


步入小学校园,看到了一些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闹,那种久违的笑声瞬间让我怀念起自己儿时的模样,在老师带领前往会议室的走廊里,既有看到遵守纪律排队放饭盒的同学,也有看到在走廊里跑来跑去的同学,他们脸上的天真深入到我的内心。在会议室里整理完调研资料后,便上到五楼进入了五年级1班,刚进入教室,班级突然活跃喧闹起来,但是嘈杂的环境使得我们调研进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虽然有老师不停地在规范纪律,但是总有几位小朋友在喧闹。我们还是耐心地给他们去讲解每一调研问卷要领和注意事项,因为我们每一位调查员都明白,孩子天生是调皮捣蛋的,每个小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需要家长、老师和学校以最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去指引他们。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儿童。再穷不能穷教育,少年强则国强。这些天真的孩子需要我们予以帮助,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拥有更美好的未来。